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 作文

逛庙会

时间:2024-05-22 19:54:00
逛庙会

逛庙会

逛庙会1

大年初四,我们全家去龙潭湖逛庙会。因为庙会离我家不算太远,又考虑到庙会周边车多人多,所以我们决定走路前往。

走在去往庙会的路上,我发现路上的人和车辆比以往多得多,在路口还有交警指挥交通。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庙会门口。我看到了一只矗立在公园门口的吉祥鼠,之后我们进了公园,随着人群缓慢地向前移动。

在公园小路的两旁有序的排列着各种不同商品的小摊。在每个摊位前都有许多人精心挑选着自己喜爱的商品。有的顾客还在跟商贩讨价还价。我们再往前走的时候看见了一座表演台。表演台四周围了许多人,我也挤进了人群当中,原来是在进行摔跤表演。虽然天气很冷,但他们还是穿着单薄的比赛服装,脸色通红,完全忘了现在还是寒冬季节。一会儿表演结束了,有一位主持人出现在表演台上。他说“有哪位观众对摔跤感兴趣,可以和我们的队员进行切磋。”不一会儿人群中走出了一位年轻的叔叔上了表演台,台下的观众给他鼓掌加油。很快两个人就开始比赛了,开始的时候他还能支架得住,没过一会儿他一不留神就被队员保住了双腿摔倒在地。就在这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是在鼓励那位叔叔,虽然他输了,但他这种用勇敢的精神也非常令人敬佩。

我发现人越来越多,这才发现我们是到了食品区,这里的食品种类很多,有爆肚、羊肉串、糖葫芦、棉花糖、珍珠奶茶……很多人在购买自己喜爱的食品,有些商贩都应接不暇了,由于人多的原因,大家买完了自己的食品后就在小路的旁边开始食用了,也是为了不影响别人的行走。我们也买了一些自己喜爱的食品,在路边吃了起来。这时我发现有几位警察叔叔随着人群走了过来,手里拿着对讲机,眼睛环顾着四周的情况,我想,他们真辛苦啊!为了维持公共场所的秩序,保护人民财产的安全,还要放弃宝贵的休息时间拉上岗巡逻,更加让我佩服他们了。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我们就走到庙会的出口了。不过说来也奇怪,如果是在平时的时候在这里走上一圈,肯定会感到累,但今天我却感到非常的轻松,也许是高兴的情绪起到的作用吧,但是我如果用这种态度去面对学习的话,学习也肯定会变成一件快乐而又轻松的事情的。最后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龙潭湖庙会。

逛庙会2

小的时候,我特别喜欢赶庙会。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喜欢热闹。小贩们那带着浓重乡音的叫卖声仍然时时在我的耳边萦绕。不是我贪吃,而是庙会里卖的小吃实在是太美味了,香喷喷、软绵绵、热乎乎,特别好吃。

小贩们还卖各种各样有意思的玩具,我记得自己买过许多玻璃弹子和拨浪鼓。(那时还没上学)因为喜欢它们清脆的声音,几乎把所有零花钱都花在这上面了。

但现在虽然在庙会上还是会买小吃,但只有饿的时候才买。在庙会里的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玩”的身上了。

我看着那些人在一边投篮,出于好奇,所以我先玩了投篮。我给了那老板5个币,他把篮筐的位置给我留了出来,我拿着篮球,瞄好后,往篮筐上扔,但是扔的时候碰到了帽子,所以篮球没进去。老板还提醒我:“用大点劲。”我“嗯”了一声。这次我说什么也要进去,我心里想。我把帽子拿下来让我爸爸拿着,双手抓住球,半蹲,冲着篮筐一扔,唉,还是偏出了,真是的。第三次可能有点不自信吧,瞄好了后,扔出去时劲小了许多,连筐都没有扔到。这次我说什么也不投了,于是让我爸爸来投,他竟然用单手来投,不过至少还着了筐,比我好啊。5个竟然一个不中,这可够倒霉的,但看见旁边的人和我一样一个也没投进心里多少有点安慰了,不过最主要的就是玩得痛快。

走着走着,我们又玩了套圈,我也是给老板10个币,老板给了我10个圈,我一开始想圈那个最小的,因为套那个几率最高,我又想,套这个太不值了,于是我套了那个大消防车,结果那东西太大,没有套到。第二次更“好”无缘无故扔偏了,什么都没套到。于是我把圈给我爸爸了,还是我爸爸手感好,刚上来就套到了,我当时那叫一个高兴,这可是我套圈第一次套到的啊。我领了奖品后那叫一个高兴。10个圈套中了1辆小警车,但我不是很感兴趣,套中了一只小兔子,这倒使我一蹦三尺高,因为妈妈从来不给我买。和那些没中的人比我还是很幸运的拉。

虽然今年的庙会不如原来的热闹,好玩。不过我还是很高兴,毕竟有庙会可以逛嘛。

逛庙会3

眼看寒假就要过去了,我还没有体验到过年时的热闹。为了弥补我这个小小的缺憾,也为了让我开学以后好好学习,爸妈决定带我去开封赶庙会。

我们的目的地是万岁山庙会,庙会的大门就很有年味儿,两排是齐刷刷的梅树,上面的梅花争相吐露芬芳。头顶上的红灯笼在暖暖的微风中轻轻摇曳着,入目一片喜庆的大红色。

事后呢我专门查了查关于庙会的由来,如果你愿意听的话我就说上几句:庙会起源于寺庙周围,由于小商小贩们看到前来烧香拜佛的人很多,在庙外摆起各式小摊赚钱,渐渐地成为了定期活动。久而久之,庙会成为了人们新春佳节之际必去的地方。

回到正题上,北门那里上演的是陕北媳妇回娘家的好戏,我挤到了人群之中,很轻松的看着舞台中间。小媳妇浓妆艳抹一番,骑着一匹小毛驴,头上别着红缨子。新女婿呢头上包着崭新新的羊肚子毛巾,上唇处粘着一撇小胡子,看上去无比的滑稽可笑。唢呐声锣声鼓声喧嚣满场,一片热闹祥和。虽然演员之间没有任何的交流,但是人群中还是会时不时的爆发出一阵阵的笑声。

比如说有一个画面就挺有意思的,我就说来给大家听听。小媳妇在之前拧了一下新女婿的耳朵,不得了,新女婿生气了,坐在一旁啪嗒啪嗒地抽旱烟。这小毛驴没有了赶驴的人来管,坐在地上直歇息。小媳妇朝新女婿招招手,示意他赶紧过来赶驴,新女婿装作没有看见,别过身子抽烟。小媳妇那犹犹豫豫的表情非常的生动。

慢慢向前溜达,沿途都是心灵手巧的手艺人,比如糖画,眉须雪白的老人手执一把铜勺,寥寥数笔即可成为一幅美轮美奂的画,机敏可爱的小猴子,伸展羽翼的小蝴蝶,就这样从老人的手下诞生。无不让人拍手叫好。

来到了一家陶器作坊,一位穿着宋朝黛青色长衫的男子在门口前专注的做着陶制小碗。男子先是从身边的桌子上拿了一小点黏土,我有些奇怪,这么少的黏土,怎么能够做成一只小碗呢?男子将黏土放在一个旋转的圆盘上,将手指放在黏土里面,说来也怪,黏土慢慢地绽开,手指所在地方渐渐扩大然后成为了碗口,我看的可以说是目瞪口呆,然后他用一根线在碗底勒了一下,轻轻地放在木板上。一个碗就问世了。

我们玩得很尽兴,可以说是“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我喜欢万岁山的庙会,不但喜欢它那热闹的节日气氛,更喜欢它那古老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逛庙会4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诵读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而我们那里流传至今的习惯就是逛庙会,听爷爷说这个习俗大有来历呢逛庙会,是中国特有的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由于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又由于小商小贩们看到烧香拜佛者多,就在庙外摆起 ……此处隐藏6930个字……了一个个“老顽童”!我们一家人吃得其乐融融,我仿佛觉得这棉花糖变得更好吃了。不一会儿,棉花糖就被“抢”完了。虽然棉花糖没有了,快乐的味儿却留在了我们心里。妈妈问我:“豆豆,这棉花糖就那么好吃吗?”我回答:“是啊,因为里面有一种特殊的味儿。”

后来看到什么“火烧赤壁”、“水泊梁山”、“玉兔迎春”等一组组大型灯展,好像都印象不深了,脑子里就只想着那朵洁白的棉花糖,还有那一缕缕的腊梅的香。

逛庙会13

今天,爷爷说要带我逛庙会,我高兴极了。因为爸爸妈妈还没有带我逛过庙会呢。

走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到了赶庙会的地方了。这里人山人海,路两边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式小吃:有香甜可口的巧克力,酸酸甜甜的冰糖葫芦,更有那缤纷多彩的棉花糖。我拿着爷爷给我买的一串糖葫芦和爷爷顺着人流往前走。一些卖菜的在路两边摆上了摊——有红红的大番茄,绿油油的韭菜,多姿多彩的彩椒以及那颗颗都像牛心的卷心菜……我对爷爷说:“这里的菜比超市的还要丰富啊!”爷爷说:“走,那边还有更有意思的呢!”

我们又来到了卖小挂件的地方,这里的人流量极多,难道都只是为了买小挂件吗?当然不是,原来卖挂件的旁边有一个看皮影戏的地方。只见幕布的左边一只兔子躺在树下睡大觉,一只乌龟慢悠悠的向前爬着,脖子还一伸一缩的,大概是在演绎龟兔赛跑的故事吧。我感觉皮影戏还是很有趣的,就找了地方和爷爷坐了下来一起观看。接着舞台上一个穿长衫带眼镜手拿二胡的皮影在幕布上出现了,他的右手在二胡上拉来拉去,左手在二胡的弦上摁来摁去,头部还随着后台响起的忧伤二胡旋律摆动,这让我想起了曾经学过的课文的内容:起初琴声委婉连绵后来无比悲伤,仿佛是阿炳在赞叹二泉的优美景色……我跟观众鼓起掌来。爷爷说:“这不算什么,后面还有更精彩的。”果然幕布上刚出现了一个制作精良的皮影,博得了观众的喝彩。只见那皮影身材魁梧,头戴武生巾,肩披战袍,背后插着几面旗子。一上场便后便在那慷锵有力的锣鼓声中舞起手中红缨枪,舞到精彩处还来了一个后空翻,围观的人看的目瞪口呆,让我不得不佩服皮影控制人那炉火纯青的技术。

恋恋不舍的离开皮影戏台,我还看了吹糖人的,捏面人的,耍鞭子的……这让我对这些手艺人更加敬佩了。

这些都是流传下来的中华民间艺术。随着时间不停的流逝,许多技艺不断失传,成为人们永远的记忆,剩下不多的也只能在赶庙会的时候才有幸见得。

真希望这些人可以把手艺代代相传,发扬光大,让我们的后世子孙也有这个眼福看到这些精彩的技艺!

逛庙会14

今天是大年初三,一大早爸爸妈妈就带我去国际雕塑公园逛庙会,我们开了有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终于到了公园门口。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车门,高举着学校发的门票冲向检票口,连爸爸妈妈喊我都没听见……

公园里里外外张灯结彩,处处充满了节日的气氛。最引入注目的是门口迎客的那只充了气的胖胖大大的小老虎,它那圆鼓鼓的身子和圆圆的脑袋是用两个大大的圆气球连起来的,还能随风轻轻摇头晃脑地扭屁股呢!那神态和样子可爱极了,好像在高兴地说:“欢迎光临!”

进了门,我看到里面已经有很多人了,我们边走边看,一会儿到了滑冰场,妈妈让我和爸爸去滑雪橇,这可是我第一次滑冰,心里又高兴、又紧张。我坐在爸爸前面,我们每人拿着一副铁钎子,在冰上用力向后推,可我和爸爸的雪撬滑得很慢,还总被人东撞西撞,急得妈妈在岸上喊:“你俩动作要协调一致,才能顺利滑行!”我头上也快冒汗了,最后,终于和爸爸能互相协作,使雪橇平稳行驶了。

我们来到了人最多也最热闹的综艺场。听!那边敲锣打鼓好热闹,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伙老爷爷老奶奶在扭秧歌呢!这里有各种小商贩,套圈的、卖小吃的、捏面人的、吹糖人的,还有游乐园、大型演出,可我最感兴趣的是“空中飞人”。我经过妈妈爸爸的同意,自己买了票,系好安全带,随着音乐声,被越旋越高,看看下面,哇!好高啊!我赶紧闭上眼睛,听着耳边呼呼的风声、邻座的呼喊声,一点也不害怕。双手紧紧抓住铁链子,想象着自己长了翅膀,正飞向高高的蓝天,越飞越高……正想得入迷时,时间到了,我慢慢被降落了。

这时,旁边的木偶剧表演也开始了,演的是《三只小猪》的故事。虽然这故事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听过了,但木偶剧表演我还是头一次现场观看。那些小木偶好可爱,我很好奇它们是怎么动起来的?就忍不住跑到台侧去看。原来,每个小木偶都是被一个叔叔或阿姨挑起来的,它们的头、手、脚上各有一个铁丝,小木偶的每个动作都是由五根铁丝控制在那挑着它的叔叔阿姨手里的,太有意思了!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下午,爸爸妈妈要带我回去了。沿路我们又吃了好多小吃,还买了几个小老虎和小玩具。在回去的路上,我感到很累,但是今天玩得真开心。

逛庙会15

揭阳的庙会,想必大家是没见过的,就让我来给大家说说那边的庙会吧。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六,是揭阳这边一个比过春节还要热闹的节日——庙会。

上午七点,天微亮,我们就开车到达了揭阳市的坪上村。村里几乎所有人都聚集在了庙前,庙门前的空地上戏班在表演潮汕地区传统的戏剧——潮剧,生旦净末丑在锣鼓声中,演得正欢。庙前摆了六排木桌子,姨丈一家是三十二号。我们到的时候,桌上已经摆满了贡品:有鸡、鸭、鹅肉,有各种造型的粿,还有粿条,以及各种新鲜水果……粿条是这里的特产,一条条,大概有一厘米宽,二三十厘米长,有红色、白色和粉红色,有甜的也有咸的。吃法简单,只要用牛肉汤一煮,好吃得把小孩都馋哭了。这些美食都是供给太上老君的。太上老君雕像前,大大的香炉旁边围满了人,红红火火,喜气洋洋。

庙后是一片晒谷场,晒谷场是小孩子最爱去的地方,因为场上聚集了许多的小贩,有卖糖葫芦、糖画的,有卖各种甘草水果的,也有卖各种小玩具的,还有一种叫糖葱薄饼的小吃。糖葱薄饼是潮汕的特色小吃,一张冷的薄薄的面皮,中间卷着芝麻、糖葱。一口咬下去,面皮带着面筋特有的韧性夹杂着芝麻的香,糖葱的甜脆,特别好吃。糖葱是用白砂糖混合麦芽糖做出来的,中间有许多孔隙,有点像莲藕,却十分脆的一种糖制品,细细长长的很像葱,所以就有了糖葱这个名字。晒谷场上,小孩子的欢呼声,夹杂着小贩的叫卖声,大人的讲价声,人声鼎沸,其乐融融,欢乐无比。

下午三点钟,一声炮声响彻云霄,紧接着一阵鞭炮声“噼里啪啦……”还伴随着一阵烟雾。不一会儿,一辆皮卡车开来,还有两个民警开路,车厢上架着一个六管空压炮,缓缓地开到了村口,先拉响了一炮,“砰”的一声,屋子和地面都震了一下。紧接着一个男人马上点燃车后的一排鞭炮,“噼里啪啦……”的一阵响。车子继续往前开,车后跟着锣鼓队,太上老君的雕像在锣鼓队的“咚咚咚……”声中缓缓前行,最后是尔唢呐队。整个晒谷场一阵“滴滴答答”,一阵“乒乒乓乓”,好不热闹啊!大家开开心心地跟着游行的队伍一路前行,这队伍一过,也就意味着开年了!新的一年正式到来了。

晚上,全村人把自家买的烟花都拿出来,一声巨响,多发的烟花升天了,五颜六色,五光十色……整个村子的上空一片绚烂。晒谷场上张灯结彩,灯火通明。美味的食物香飘四野,这又是个热闹的春节!这又是个欢乐的庙会!

《逛庙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4 123学习网 www.123kejian.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