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一个行者作文【荐】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做一个行者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做一个行者作文1倘若可以,我愿做一个“行者”。
静静的夜,我愿一人独坐。我喜爱架起二胡,缓缓地拉弓。木的香气缭绕鼻间。有些锈却仍旧紧绷的二弦重合着,任我轻轻揉,重重滑过。松香落在裤上,我不介意,抛开身边的物质,悠扬的乐音中我仿佛来到另一个天堂。我深深迷恋二胡。
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不是每个人对着二胡都有着崇高的敬意。我站在教室中,眉飞色舞地讲着长大后愿成为二胡演奏家。大家饶有兴趣地看着手舞足蹈的我,可眼中却带着嘲弄。他们为钢琴手的豪情演出呐喊沸腾,看见街头偶尔坐着的拉着二胡的乞丐时会转头对着我,眼神中有说不清的色彩,我内心隐隐作痛。望着街头那个老乞丐,听他那断断续续的、嘶哑的二胡声,我无言以对。同学们渐渐走远,我却停在角落一直发呆。
我仍旧喜爱深深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唯有二胡默默相伴。黑夜中,我是个孤独的歌唱者,唱着别人不爱听的老歌。然后,终于有一个夜晚,我决定让这悠扬响彻天际。
我开始频繁参加艺术节,班级聚会上,我也背着二胡来回穿梭。端起二胡,我便身临其境。我如“月夜”下的老者哀婉叹息,似敲着拐杖呻吟着,我不求倾听者泪下,但求他们能倾听我内心的声音,听听我对二胡的依恋,唤起他们沉睡的心。我竭尽全力将《赛马》中最后一声马鸣扯得撕心裂肺,我不求每个人都血液沸腾,但求他们能感受我内心的愤怒——凭什么对着二胡而戏笑,对着钢琴而呐喊?
曲子终了,我便会安静地站起,向他们鞠躬。我感谢他们的倾听,感谢他们的目瞪口呆,因为我知道他们已明白我想说的:二胡的背后有着中华的智慧与文化,那是两根弦就能奏出的华丽与朴实,雄壮与风情。
我们不能忘,那是我们的声音,来自中国的呐喊。
做一个“行者”,我以自己的行动传递着我的愿望,愿唤醒大家沉睡的内心。行动,虽微不足道,却为文化的传承之路开出一朵绚丽的花。我,骄傲!
倘若可以,我一定做“行者”,带着二胡,走遍世界。
做一个行者作文2“知易行难”,“知者”可贵,“行者”更可贵。人猿因行动进化成人,科学家用行动探索真理。那么,身为知者的我们,又何不做个“行者”,以探求生命的升华?
何不做个“行者”,用行动表现你的真情义。古人云:“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有诗人多情,在墙外思念墙内佳人却不敢接近,最后“多情总为无情恼”,徒留诗一首,佳人不知。有青年多情,却不敢在现实中接近那淑女,只在梦中鼓琴弄瑟以友之,最后“日思夜想不得见”,徒留风一首,淑女不知。此二人,岂不知者哉?有琴师因知己之死愤摔爱琴,有剑客因一诺而挂剑于冢上。此二人,岂不行者哉?做一个“行者”,追求情感的显露与精神升华,勿要遗恨!
何不做个“行者”,用行动拉近梦想和现实的距离。企业家若非从小做起,能做成梦中的驰名的大企业?网络写手若不在方格上辛苦耕耘能变成梦想中的知名作家?会说梦想的人是知者,但他们只是梦想家;会做出行动的人是“行者”,他们才是实干家,是成功的人!做一个行者,谁也不想做一个失败的人!
何不做个“行者”,用行动诠释生命的意义。有人说“我在故我思”,有人说“我思故我在”。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在生命存在的前提下进行思考之类的活动”。虽然你现在拥有生命,但你不去思考这个世界,不去用行动证明你的思考,不在行动中收获你的思考、感悟,你该如何证明你的存在?你该如何让你的生命有意义?
做一个“行者”!你的行动会让你的人生像面包一样饱满充实,让残酷的现实像梦境一样甜美,让虚渺的情感像溪水一样可触可碰可感!
做一个“行者”!
做一个行者作文3行动,就在举手之间。
——题记
倘若可以,我愿做一个“行者"。
寂静的夜,我愿一人独坐,伴凉亭与手指间抚摸着的琴至夜晚黄昏,缓缓奏起七弦琴。古朴的韵味萦绕心中湖畔。淡退了的漆露出了原本红的发紫的檀木,但七根腐朽的琴弦还在木中。任我轻轻地弹,重重滑过。在深邃的乐音中,我仿佛置身于幻境,无法自拔,也不愿自拔。
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不是每一个人对着古琴,都会献上崇高的敬意。我伫立在人群中,兴致勃勃地诉说着自己内心对古琴依恋。可大家对我所说的内容不屑一顾,甚至迎面而来的是嘲弄的言语。一味追求潮流的他们只对重金属摇滚感兴趣,为那些重金属噪动的场面演出而呐喊,看街头偶尔坐着用民乐吹拉弹唱的艺人不屑一顾,反而转身向我投来怪异的目光。
望着街头的乞丐,我的心何尝不是无比沉重。
我仍旧喜爱深深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以琴为友。黑夜中,我是悲寂的演奏者,朝着头顶这片天诉说心中苦闷,我只能用弹奏的形式表达心语。琴声一次比一次沉重,一次比一次强烈。直到一个夜晚,我决定让这悠扬划破天穹。
我开始秘密地将班里仅剩学民乐的伙伴组织起来,决定要玩就玩一次大的,我们多次背着肩上的乐器穿梭在艺术节小组比赛中,竭力让歌声绽放出民乐原本的色彩。我不求倾听者为之泪下,只求让我用手中的乐器代替我的心声诉说着。我们竭尽全力将《高山流水》中最后一个音段弹得无比高,潺潺的流水变得像一条河,但求他们能感受我内心的想法。当你们出国时,向外国的那些音乐者说,我们的音乐也很牛的,岂不更好?
终是曲终人散场,今天他们听到的一切,我坚信必定会在他们心中烙下印记。
我们不能忘,那是我们的声音,来自中国的呐喊。
做一个行者作文4人生之路神秘而漫长,从出生的那天起,我们的双脚就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我们要在人生这条路上越过阻碍,走出精彩,成为自己的英雄。
这条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前方的一切都是未知数,那份坚持下去的耐心和决心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不妨学学那沙漠中行走的骆驼,一步一步坚定而执著,那漫天的黄沙、毒辣的日光,也不能阻挡它的脚步,骆驼无疑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它懂得如何走过那一个个煎熬中的日子,它有足够的信心找到自己的绿洲。也正是因为多次跋涉,它的双脚才会变得更加厚实,更加坚硬。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行者,我们就要像骆驼一样,有着良好的心态,坚韧的意志,即使双脚磨破、受伤,也不能失去前进的欲望。在我们双脚套上一层厚厚的茧后,苦楚感便会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乐趣,一种崇高的、追求自我的乐趣。
思想会变化,道路也会变化。这时仅仅能走还不够,更要掌握“行走”的技巧,我们不妨学习草地上蹦跳的兔子。兔子善跳,无论在何处,它们都是活力与积极的象征,在它们前进的路上,偶尔会碰到几个大石头,但它们却从未害怕,而是以跳跃的方式走过困难。一个真正的行者,有时就应像兔子一样,即使繁重的任务,众多的压 ……此处隐藏4876个字……往很多人选择前者。自己的思想被懒惰所控制的人是很可怕的,医学家表明:但凡精神容易被自己的惰性控制的人,往往比那些行者在思想上更愚钝。这怎么说呢?就让我们通过下面这个小故事来了解吧!从前深山里有位杰出的学者,住在山下的两个年轻小伙子打算去拜他为师。很可惜的是,那位杰出的学者只收其中的一位为徒弟。于是那位学者出了一道怪题目给他们俩:从山脚底到山的那一头,有两条路走,第一条宽敞明亮而且一路上美丽的事物有很多但是路途遥远离山的那一头还有很远很远。第二条是一条捷径但是相比较而言这一路上没有美丽的事物来使你的心灵受到洗涤。于是学者让两位选择看谁先到达,毫无疑问,两人都选了那一条捷径,这位学者只是默默地摇了摇头,不吭声来。
不一会,另外一座山的里的一个壮士也下山了,向这位学者来求艺。于是学者出了同一个题目给这个壮士,而壮士的选择不与前者相同,他选择了大道。学者脸上既惊又喜,于是问壮士:“前面那两位小伙子已经遥遥领先了,你为何还要选择这条大道呢?”壮士憨笑地回答他说:“我知道啊,正因为我我已经获胜的机率微乎其微了,才选择一条不同的道路啊!或许在大道上我还可以看见许多不同的风景啊!又或许大道上又有很多我值得学习的事物,就像向日葵这种精神啊,总是向阳敢于与黑暗作斗争的精神。”学者笑了笑,说壮士傻但很聪慧,便毫不犹豫的收他为徒了。在这里你可能会问,咦,那那两位小伙呢?很显然他们没有求学成功。因为想要有一番成就或是本事就不应该走捷径,就不会想着去偷懒,只会一心一意的完成自己或是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让我们做一个行者,奔跑起来吧,年轻人,坚信自己的未来会与众不同!
做一个行者作文13行动者的艰辛,往往掩藏在成功的背后,每一分收获来自于每一滴汗水;行动为有梦想的人铺下了坚实道路,前进的脚步印在了每寸道路的泥土上。
行动需从现在开始,脚踏实地迈出自己的每一步。行动,是辉煌的前提。人们感叹《史记》的精彩,但可否想过司马迁跋涉千山万水的辛劳,以及忍受监狱之熬的痛苦?玄奘西游天竺,鉴真七渡日本,他们用行动换得了中国外交事业的辉煌以及丰富的经书文化。“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对诸葛亮的最好诠释。“运筹帷幄千里之外”的他,如果没有在山中苦读获得的丰富阅历以及不断实践得来的宝贵经验,哪得如此成就?读书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便是对我们来说最好的榜样。行动,是艰辛,是成功的前奏!行动,是有梦之人的成功之路。孙中山幼年目睹姐姐裹脚的痛苦,从此发愤图强,终成“辛亥”大业,圆了自己“废除陋习,振兴中华”的梦想。“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代天骄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写下了自己的凌云之志,历经两万五千里长征后解放了祖国的万里江山,中国的历史从此掀开了辉煌的一页。而“夸夸其谈”的赵括,最终免不了落得个“纸上谈兵”的下场,成为后人的笑柄。如此大的差距就差在了“行动”两字上,我们要做语言的“矮子”,行动的“巨人”!
三年的初中生涯已接近了尾声,回想初一时我们在红叶飞舞的季节中立下的誓言,如今仍然感到心潮澎湃。然而当时的雄心壮志又有多少已被付诸了行动,变作了现实?“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冲刺的号角已经吹响,载着理想的帆船已经启航,不要再将无谓的大话空挂嘴边,去行动起来吧。
行动,让收获的果实更为甜美;行动,使梦想变得触手可及。只有行动,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格外绚丽多彩。做一个“行者”!?
做一个行者作文14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尊崇种种可贵的高尚品德。几千年来,弘扬美德、助人为乐的口号不绝于耳,甚至充斥了整个社会。学校、工厂、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关于道德的各种标语。殊不知,道德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需要用行动去实践的。做一个行者,有时甚至比做一个知者更加重要,正所谓德行,德行,德需人行!
道德是什么?道德应是实实在在的一种行动,而不是纸上谈兵的侃侃空言。道德,也许仅仅是受人帮助时一个会意的微笑;也许仅仅是待人接物时一个礼貌的动作;也许仅仅是路见纸屑时的举手之劳……
人生在世,有人言德,有人行德。言者不必行,然所言皆空;行者不必言,然所行皆实。言者自称品行高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然而茫茫百善之中,往往难寻身上一德;行者脚踏实地,以行倡人,以无声之语,唤有爱之心,自在堂堂大千世界之中,每每收获奥妙之思。
如果说付诸行动的德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宿儒,那么口上空言的德便是一个年少轻狂的书生。平凡无奇的前者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然而其胸中之才总是一鸣惊人;气势堂堂的后者次次被人们所注意,但是淡妆浓抹往往掩饰不了其空虚之腹。
孔丘周游列国,负半世光阴,虽未得重用,然著书立说,授业解惑,终影响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庄周弃富贵,全人格,言行一致,拒绝为官,终“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墨翟跋山涉水,止息干戈,造真正的高德,才成就了“兼爱”,“非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正的仁德,是一个个举手投足的动作,是一次次竭尽全力的拼搏,只有在行者身上,它才能发挥作用。做一个行者,道德与理想才有经世致用的意义。正如日知录载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不如做一个行者,把道德、理想与信念真诚地放在心中,在实践中检验它们的光彩。言者得其表,行者得其实,行动着,见证着!
做一个行者作文15关于我“奇怪”的握笔姿势,我的语文老师从一年级就开始提醒,让我注意改正,我总是说以后有空一定专门好好练习。可能是说累了,也可能是语文老师根本拿我没辙,此后我这握笔的坏习惯竟一直不曾改过。也只有这个作文老师,天天讲不停,说我的握笔姿势看起来手部有残疾,最后还拿新学期的入学名额来威胁我,使我不得不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并终于在这个暑假行动起来。
然而积习难改。在家中,练字时,父母虽常在一旁监督,但一旦他们离开,我的握笔姿势又会不知不觉地转了回去。父母没有察觉,我亦暗自高兴,今天的练字可以熬过去了。暑假以来,十多天练字皆是如此,直到昨天早上,才想起明日有作文课,看来今天不下狠劲是不行了!我老老实实地坐到了书桌前开始了握笔姿势纠正。
开始的那几张,我全神贯注,奋笔疾书。因为用的是圆珠笔,写时发出一种“蹭”“蹭”的声音,这声音极富节奏,像是战鼓,催促着笔尖加速。这时手上似乎产生了一种热量,绕着笔尖在跑,越发写得快了,我心情也跟着兴奋起来。第五张了,忽然,发现我的握笔姿势又走样了。怪不得刚才写这么快,正是因为变回了原来习惯的姿势?
我一下给弄怔住了,心中徒生无限的“悲痛”,前面的这几面张统统白练了,而之前的高兴、激动也都只是一场空欢喜!为了固定姿势,我拿橡皮筋把手给绑上,再在外面缠上胶布,这下手指一点都不能动弹了,再开始吧。这几页写的,那可是真辛苦。不多会儿,右手已被橡皮筋勒得隐隐作痛了,想要把它取出来,可被胶布缠着,要取也得颇费周折。这时脑袋一热,念道:不如学学邱少云,暂把这小痛搁一边,尽力再多练一会儿……
坚持住,作文老师教诲——“握笔姿势也是一个人的门面。”我不可小视,趁着暑假学业不紧,立即行动起来,除去积习。